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浙江新能产业布局与国企担当
发布者:浙江能源 发布时间:2021-11-09 点击次数:713

11月5日,中国经济时报4版报道浙江新能产业布局进行时。

       10月11日,浙能集团召开首次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会议。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仲明在会上提出“看长远、出硬招、抢高点、强机制”的集团“双碳”工作十二字总体方针,要求以铁的决心、硬的举措,科学、务实、有力地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变革在浙能集团落地生根。

       浙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浙江新能董事长吴荣辉表示,公司将坚决按照集团的“十二字”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布局,继续重点发展风电、光伏、水电等既有可再生能源业务,探索开发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新兴业务,助力浙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首战告捷 嘉兴1号海上风电即将“满发”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苏轼描写钱江潮的名句。每年阴历八月十八前后,正是杭州湾大潮汛时期。而浙江新能的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正处在距杭州湾北岸约20公里的大海深处,高潮位和大风大浪对于项目建设者而言不仅不是好景致,反而是巨大的考验。

       就在9月23日(阴历八月十九),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在一天之内就实现了26号、69号、70号三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再创嘉兴1号海上风电并网发电新纪录,为全力冲刺年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笔者了解到,位于杭州湾平湖海域的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项目动态总投资53亿元,共安装74台风机,总装机容量达301.2兆瓦。74台风机由72台4兆瓦风机和1台6.2兆瓦、1台7兆瓦的大功率试验风机组成。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全部74台风电机组吊装,将于11月底完成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

       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正是今年5月登陆A股的浙江新能投资项目,也是浙能集团首个落地的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是浙江新能产业布局中“追风”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激水、追风、逐光:产业布局进行时


       浙江新能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近20年的开发和投资,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建成7座水电站、13座光伏电站和4座陆上风电场,均保持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公司还收购光伏项目32个,收购项目接管后运营效益明显提升。

       公司始终秉承“激水、追风、逐光”的产业发展观,以改善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以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开发、建设营运为核心定位,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笔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来,浙江新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大动作”不断。

       8月23日,位于甘肃省金昌市西坡光伏产业园区的金昌帷盛二期2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是甘肃省的重点建设项目,由浙江新能旗下金昌帷盛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9月17日,浙江新能发布公告披露拟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收购四川两座水电站的经营性资产、相关债权和相关债务,相关协议于9月23日正式签署。浙江新能表示,上述资产收购符合公司未来战略布局和发展,完成收购后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电站装机容量,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浙江新能还在筹划再融资事项,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新能源建设类项目、新能源领域的资产或股权收购项目、偿还银行借款或补充流动资金。


优势互补:天南海北拓新能


       笔者了解到,浙能集团二届六次职代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要确保翻两番,力争新增2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

       正是在这一总体部署下,浙江新能确立“区域聚焦、重点突破、购建并举”发展战略,围绕“收购与新建并重,省内与省外并重、陆上和海上并重”,成立了9个专班多线推进,广开合作渠道和方式,项目地域涉及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18个省和自治区。

       在走访中笔者了解到,浙江新能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优势明显的发展矩阵,譬如公司在浙江省内运营的水电站位于杭州市和丽水市。丽水市境内拥有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椒江等水系,辖区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96.36万千瓦,可开发常规水电资源327.83万千瓦,约占浙江省可开发量的40%,被水利部命名为“中国水电第一市”。

       该公司运营的光伏电站主要位于甘肃和新疆,均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或很丰富的地区,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

       该公司在建的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和江苏竹根沙(H2#)3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分别选址在浙江省杭州湾嘉兴平湖海域和江苏省东台市竹根沙及其附近海域,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均为3级,风能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陆上风电项目则分别位于宁夏、青海和新疆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从公司整体运营的角度来看,浙江新能已形成了“风、光、水”有效互补的发电业务经营模式。从季节因素来看,风能资源的季节分布恰好与水能资源互补。从地域因素来看,光能资源的区域性与水能资源互补,公司水电站所处流域枯水季是公司风电多发的季节,在雨季,风电和光伏发电出力减弱,水电则是发电高峰期。

链接:http://jjsb.cet.com.cn/show_520748.html


11月5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浙江新能的国企担当。

       2021年上半年,浙江新能控股项目合计实现发电量2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上网电量合计2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91%;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9.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9.48%。

       作为浙江省首家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上市企业,浙江新能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还交出了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亮丽答卷。


绿色发展:碳中和的排头兵


       浙江新能主要从事风力、光伏和水力发电业务,专注于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开发建设与运营。为积极响应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切实履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责任,公司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实际行动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2021年上半年,浙江新能累计完成发电量22.26亿千瓦时,按火力发电标煤消耗量计算,相当于节约标煤约66.78万吨(注:按300克/千瓦时计算),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

       笔者注意到,《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出,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任务,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随着浙江新能产业布局的稳步推进,在绿色能源大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进一步突出。以浙江新能IPO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为例,投运后每年可提供8.7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电量,节约标煤26.1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62.6万吨。此外,每年还可节约用水251.1万立方米,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和温排水。按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的二氧化碳来计算,相当于种植了2.55万亩森林。


共谋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共同富裕


       我国广袤的大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光照条件,是发展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主战场”。但由于受到地广人稀、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资金缺乏、当地电力消纳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大西北很多区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地处电力消纳大省的浙江新能近年来将目光瞄准西北地区,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建设总装机容量120兆瓦的浙能宁夏中卫香山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99.2兆瓦的新疆浙能六师北塔山牧场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分别为50兆瓦和20兆瓦的两个北塔山牧场光伏发电项目以及青海省海西州的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

       浙江新能广大干部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远离家乡亲人,将绿色能源建设这篇“大文章”扎扎实实地书写在祖国西北的深厚大地上,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部携手发展和共同富裕。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浙江省对口支援州,当地接近3000米的海拔,风暴频繁、低压缺氧、寒冷干燥、昼夜温差极大,多年平均气温不到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不足80毫米,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六七成。心跳加速、头痛脑胀、失眠等高原反应是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新能员工遭遇的普遍难题。

       2019年6月,浙能集团与海西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浙江新能建设者们在海西州建成投产50兆瓦风电项目,以及正在开工建设的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这些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将有力地帮助海西州农牧区发展绿色能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效改善民生,助力海西州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众多浙江新能干部员工已经把大西北当成了深耕苦干的第二故乡,譬如公司在甘肃嘉峪关投资建设的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项目总经理吴俏军和副总经理许志晴“转战”西北数年,在分别完成了新疆五家渠北塔山两个光伏项目之后,又采取“老带新”模式,带领两名“90后”青年员工再次从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来到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深处。转战青海格尔木乌图美仁50兆瓦光伏项目的总经理李姚伟和办公室主任王鑫,也是在去年完成了大柴旦50兆瓦风电项目的并网投产后,又继续留在青海开发新能源项目。

       笔者还了解到,在通过项目开发助力东西部“山海合作”的同时,浙江新能还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投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公司参与浙江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结对松阳县大畈村,通过投资县级“飞地”项目,扶持村集体经济,帮助修建村文化礼堂等基础设施,助力当地发展。公司下属浙江浙能北海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与四川仪陇县丁字桥镇同盟村结对帮扶,帮助该村建设路面、生产生活蓄水池、太阳能路灯以及村级服务室等基础设施,同时,开展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帮扶,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


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建设见实效


       9月25日,浙江新能下属东台双创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的蒋家沙竹根沙泥螺文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潮间带,采用网袋打包的方式将3万多公斤文蛤幼苗放流大海。据悉,该公司已累计在黄海竹根沙、蒋家沙“两沙”海域开展了5次生态补偿渔业增殖放流项目。

       今年3月,该公司下属的浙能嘉兴风电公司在浙江省内首创利用农保无人机,成功将1200万颗“海三棱藨草种丸”飞播在地处杭州湾北岸的平湖市滨海湿地10公里白沙湾海堤附近。此外,浙能嘉兴风电公司还将576万尾三疣梭子蟹和大黄鱼苗种增殖放流至杭州湾海域。

       据悉,上述举措是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海洋生态保护与补偿。以播种海三棱藨草为例,此举可为滩涂提供初级生产力,达到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目的,还能够净化水质,起到有效保沙护滩、防灾减灾作用,对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还不止一次听到农光互补、林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等新概念。据介绍,这是浙江新能为了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设施农业用地以及湖荡、山塘等水面,通过集约化用地的方式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在节约土地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发展方式。

链接:http://jjsb.cet.com.cn/show_520749.html


Baidu
map